Cookies on the BBC website

We use cookies to ensure that we give you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We also use cookies to ensure we show you advertising that is relevant to you. If you continue without changing your settings, we'll assume that you are happy to receive all cookies on the BBC website. However, if you would like to,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更新时间 2010年 1月 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14

点评中国:水费上涨加剧通胀

城镇居民用水

2009年城镇居民用水价格上调幅度在10%至30%

2009年城镇居民用水价格又是“涨”声一片,上调幅度在10%至30%。

最近北京决定将居民用水价格上调0.9元/立方米,分三步到位,每两年上涨0.3元。对于水价格大幅度上调,民众在网上表示不能接受。

提出水费上涨的理由主要有两条:第一: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第二:供水企业经营亏损。

其实,专家们提出的这两条水费上涨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也是自相矛盾的。

改革开放以来,水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现在的水价是改革开放前的一百多倍。但是居民的用水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中国水资源的状态也未改观。

缺水和用水

大家都在谈北京缺水的问题,但是北京居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超过300升,相比之下德国居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不到130升。

香港居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220升,号称世界第四,北京用水量应该位居世界第二。为什么在一个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人均用水量却名列世界前茅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北京人均用水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北京管道中流失的自来水量超过20%,这是最大的浪费。这个问题喊了四十多年,但是一直没有解决。

其次,北京拥有大量的私人游泳池。北京不实行梯级水费,而是实行统一水价,用多用少,水价一样。这就从政策上鼓励有权有钱的人多建私人游泳池。

最后,自来水水质差。目前,北京各生活小区都有“活净水售卖机”,而且生意兴隆。

“活净水售卖机”对水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需要用4吨自来水才能制造出1吨活净水,其他3吨自来水白白排入下水道。

生活教育

国际上的经验指明,节约水资源主要依靠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而不是依靠提高水费。

如果说提高水费是为了使供水企业能够盈利,或者说至少使供水企业能够做到不亏损,那么在消费方面决定供水企业能否盈利的因素就只有两个:一是水价,一是用水量。

企业认为水价上去了,而用水量不会减少,这样企业收入才会增加,企业才可能盈利。

但是按照提高水价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理论,提高了水价,用水量就下去了,一增一减,供水企业的收入无法得到改善,企业依旧亏损。这样,提高水价对供水企业改变经营状态没有帮助。

水费上调10%至30%,电、煤、气也是跟着往上涨。水电煤气价格上涨将引起其他物品价格的全面上涨,通货膨胀必然加剧。

中国水价改革也正在步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的后尘,其实质是把负担全部加到老百姓的身上。

本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BBC © 2014 非本网站内容BBC概不负责

如欲取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的、使用串联样式表(CSS)的浏览器。虽然你可以使用目前的浏览器浏览网站,但是,你不能获得最佳视觉享受。请考虑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软件或在可能情况下让你的浏览器可以使用串联样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