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简体
圖片

親身體驗: 廖俊樂在清華大學攻讀土木工程,有機會親身參觀北京多項大型基建工程,感受到國家建築水平的提升。他現於政府當見習工程師。

圖片

開拓視野: 羅鈞禧在北京大學主修國際關係和經濟,令他能夠了解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

圖片

紓緩壓力: 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說,內地高校為香港的同學提供多一條升學出路,減輕壓力。

圖片

專家意見: 酒店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裁鄭趣趣表示,到內地升學的青年人,應加緊練習英語,以免生疏。

圖片

有利優勢: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資深合夥人何子都指出,愈來愈多本港企業在內地開設辦事處,在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青年在尋找工作時會佔優。

負笈神州 「不只升學咁簡單」

2011年12月04日
     路政署見習工程師廖俊樂,2009年在北京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2005年,清華大學來港免試招收會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入讀,那時在唸中六的廖俊樂憑會考「5A」的佳績獲取錄,本科畢業後負笈英國完成碩士課程回港。
 
     廖俊樂說︰「攻讀土木工程系是我的志願,而清華大學是著名工科大學,我相信清華能給予我較全面的訓練。」
 
     踏進清華校門,廖俊樂面對不少挑戰︰學習語言由英語轉為普通話,生活環境不同,南、北方飲食口味有別……廖俊樂花上了好幾個月才能適應。


同窗支持  適應轉變
 
     猶幸他遇到一班知心同窗,成為適應新環境的好夥伴。「室友來自同一學系,大家一起學習、生活,遇到不明白的功課可以即時請教,宿舍又有『臥談』的傳統,大家躺在床上聊天、談心事、交換對事物的看法,令我更了解內地的情況。」
 
     廖俊樂亦積極參與校內活動,以不同角度認識祖國。大學一年級的暑假,他到陝西義務教學,向當地學童介紹香港這個大城市,那是他首次親身接觸農民。
 
     短短一星期的教學活動,令這位城市小夥子有了新體會︰「我親身走進農村,到村民家中探訪,透過傾談、接觸,我了解到他們的生活和經濟狀況並非如我們想像般差,但亦令我反思,香港的小朋友很幸福,物質條件豐富,如果我當天選擇留在香港讀大學,相信未必會有這種經歷。」
 
家事國家  擴闊視野
 
     羅鈞禧跟廖俊樂一樣,曾到內地升學。他熱愛中國文化,從小學習二胡和書法,一直渴望到內地升學。他於2004年獲北京大學免試錄取,主修國際關係和經濟雙學位。
 
     羅鈞禧說,在香港的大學,優秀的學生大多會選擇醫學、法律等學科,社會科學的學科比較「冷門」,但內地的情況剛好相反。
 
    「香港沒有『國際關係』的學科,如果我留在香港讀書,可能會選讀商科,但在內地,大家覺得『家事、國事、天下事』,應該理解、研究身邊各樣事情,『國際關係』反而是熱門學科,不少優秀學生都會報讀。」
 
     從北大畢業後,羅鈞禧到上海工作了3個月,再轉往英國攻讀法學碩士課程,2009年回港,在金融管理局外事部工作,處理香港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二十國集團的事務,並為包括財政司司長在內的官員撰寫演講稿。
 
    「國際正熱烈討論如何改變全球金融秩序,包括人民幣國際化。我想在北京大學的學習經驗,令我能站在國際關係的層面,了解到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角色,她會採用什麼戰略,以及在經濟層面,中國正怎樣去執行二十國集團活動的政策。」
 
豁免考試  減輕壓力
 
     國家教育部早前公布,63所內地高等院校試行對香港學生豁免聯招考試,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高級程度會考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
 
     有關安排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訪問香港時宣布中央政府一系列支持香港發展的措施之一。
 
     這批高校分布內地11個省市,提供的課程各具特色。201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屆考生,可報名參加。
 
     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表示,新安排將為即將參加中學文憑試的同學,提供多一條升學出路,亦能減輕學生壓力。「香港學生只需考一次公開試,便有機會報考內地高校,這會紓緩他們的考試壓力,令他們更專心應付學業,我們亦希望免試安排,能給予學生更多升學出路。」
  
勤練英語  保持優勢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資深合夥人何子都指出,隨着內地經濟起飛,很多大型基建上馬,在內地大學修讀工程學系的同學,尋找工作時較有優勢。內地與香港貿易聯繫日趨頻繁,內地旅客來港消費亦增多,不少本港企業在內地開設辦事處時,都想尋找熟悉內地市場和文化的港人,內地院校商科畢業生自然是他們的選擇。
 
     酒店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裁鄭趣趣認為,到內地升學的青年人,待人處世較為成熟。「他們與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和接觸,學到聆聽和包容別人的意見,是他們日後在職場上的一大優勢。相反,一些到海外留學的同學,卻喜歡與同樣來自香港的學生相處,缺少了與當地人相處的經驗。」
 
     她說,內地大學以普通話授課,有利學習普通話,但同學間也應多進行英語會話練習,保持英語水平。內地大學的課程較着重理論,同學可考慮利用暑假在內地找工作,將知識與經驗融會貫通,當作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