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7, 2011

【轉貼】還是那麼糟糕的台灣文學界! --公開回應陳芳明的不實指控 (蔣為文)

蔣為文/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
2011.5.27

為讓母語文盲的陳芳明教授看懂我的回應,本文暫時以中文書寫。


針對本人抗議黃春明之事件,政大台文所陳芳明教授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蔣為文的說法不但時空倒錯,更窄化台灣文化、傷害其他族群感情」等說法,並在中國時報撰文扭曲台語文學。針對陳芳明的不實指控,本人予以回應如下:


首先,抗議當天陳芳明並不在場。他究竟是根據誰的不當轉述或自我的想像來對我不實指控?本人當天是以台語及華語雙語抗議,標題除了有中文之外,還有傳統白話字(教會羅馬字)。聯合報介紹的全羅馬書寫系統是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台羅拼音,並非本人自創。這些基本資料理都沒查證就亂指控,難道這就是陳芳明教授的學術態度嗎?


陳芳明認為雖然1949年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是殖民政府,但「現在迥異」,意指中華民國已經不是外來殖民政府。或許中華民國已經產生質變,但基本上中華民國的中國統治者本質還是不變!這個中華民國來台後只不過添加一些像陳芳明、黃春明這種在地的中國文化買辦罷了!譬如,今年馬政府正在慶祝中華民國一百年。試問,一百年前的1911年,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何來中華民國?這個中華民國若不是從中國流亡到台灣的外來政權,是什麼?


公元1945年日本投降後聯軍統帥麥克阿瑟要求蔣介石代表聯軍到台灣及越南北部接受日軍投降。當時越南國父胡志明看清蔣介石企圖長期佔領越南的野心,因而用計聯合法國將蔣介石的二十萬大軍趕出越南。當時的台灣因來不及獨立,就被在中國兵敗如山倒的蔣介石佔領,以圖藉台灣的身來還中華民國的魂。除非中華民國改國名且馬英九放棄終極統一,否則中華民國就仍是外來殖民政權的事實不會改變!


台灣文學包含原住民語文學、客語文學及台語文學。台語文學包含全漢字、漢羅、全羅馬字的書寫方式。由於台灣特殊的殖民地歷史背景,在殖民統治底下暫時用日語或華語寫作,也算是過渡時期的台灣文學。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台灣各族群從殖民者語文過渡到使用族群母語創作台灣文學。這是多數台文界作家與學者的真正主張!陳芳明有真正去了解過嗎?本人大學時代曾
在淡江大學創辦台語文社,並曾邀請陳芳明前來演講台灣史。當時他對台灣母語文學的態度就和二十年後的今天一樣無知!讓我真正感到失望!


公元1885年巴克禮牧師開始用台語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裡頭刊載不少台語文學作品。此外,也有台語長篇小說,譬如1925年賴仁聲的《阿娘的目屎》、1926年鄭溪泮的《出死線》。當代也有《台文通訊》、《台文BONG報》、《首都詩報》、《台文戰線》、《海翁台語文學》等台語文學雜誌。這些台語文學作品的頁數排起來絕對比陳芳明的身高還高,而非他認為的區區兩頁!陳芳明對台灣文學的貢獻也根本不及巴克禮牧師的百分之ㄧ!


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越南文學家范瓊精通法語、漢文、越南喃字及羅馬字。他雖然也用法語寫作,但他在主編的《南風雜誌》上公開呼籲:「總而言之,國學不能脫離國文。若沒有國文就無法成立國學。我們越南國過去不應該用漢字建立國學,未來也不應該用法文建立國學。我們越南國要建立國學就要用越南話文才對。」


越南能,台灣文學界做得到嗎?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真的,臺灣文學界有蔣為文這種想靠這種方式出名的人存在,肯定會更腐敗下去。

Anonymous said...

政大台文所陳芳明教授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時的說法,若改成「黃春明的說法不但時空倒錯,更窄化台灣文化、傷害其他族群感情」,不也同樣成立嗎?

一個小小舉牌,就會傷害其他族群感情?未免帽子扣得太大了。從來不見陳芳明批判殖民者「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中華民族」國策、「中華文化復興總會」偷偷摸摸改名,難道這些不都是在傷害其他族群感情嗎?

只會批評一方「傷害族群感情」,這種說法,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常對外使用,指控對方「傷害中國人的民族感情」。曾幾何時,陳芳明也用起這種調調?

中研院社會所有會研究人員就曾經分析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種修辭學,倒底傷害了誰?

倒是想建議蔣為文先生的回應,標題訂得太大,也會殃及無辜。從文意看來,只要訂成「和20年前一樣不懂台語文的陳芳明」之類,應該就可以了。

多對話,是好事!

老實說,我也認為這一群「台灣文學界」大老們(包含成大這10位不會處理事務的教授們),享受了民主時代20年的風光盛名,應該要接受檢驗了。到底他們曾為台語文的紮根,做了什麼事?
沒有語文基礎的根,怎會開出文學的花朵?

CH